查看原文
其他

想做中国的“爱马仕”,互联网转型行不行

2016-01-14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


席卷全球的“中国好丝绸”

自汉代起,中国就依靠丝绸制品开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当互联网时代来临,拥有千百年历史的丝绸,是否能够重焕青春呢?

对于杭州万事利集团而言,这就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

最近几年,万事利的动作也确实令人瞩目——说瞠目结舌也不过分。

“青花瓷”颁奖礼服在北京奥运会上精彩亮相
《政要印象》丝绸印谱赢得世博全球华人纪念品银奖


2014年,非遗工艺宋锦、海水江崖纹及中华立领、盘扣等多项设计创意出现在APEC各国领导人的着装上;它实现了中国文化与现代丝绸的高端接力,恢复了丝绸作为奢侈品的本来面目。

传统丝绸行业的转型新路径


Q&A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对话

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

“中国好丝绸”这个平台在万事利的战略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中国好丝绸”——我们做的一款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尽管我们在淘宝上也有店,但是我们不想再在淘宝、京东去做了,我认为那里已经老了,我们这一次重点要做的是把移动电子商务、手机移动平台做起来。


对于这个商业理念我作过比较初期的研究,实际上图像传播的模式是造就各个时代奢侈品重要的节点。现在大家认同的世界级奢侈品,如LV、爱马仕等在什么时候超越的呢?1850年。那1850年为什么能出现奢侈品呢?那时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传播方式就是照片。由于照片在1850年的出现,产品的传递方式、欣赏方式产生了变化。而到1890年左右又出现了更新的图像传递方式就是电影,所以那年起又涌现出很多奢侈品,包括我们万事利收购的马克•罗茜,还有迪奥等。由此可见,奢侈品的发展是与图像的出现和传递方式的变化有关联的。
那么到了1930年到1940年左右出现了电报、电话,信息的传递就又发生变化了,后来就是传真。在30年之前出现了互联网,互联网、手机可以传递照片,应该说又出现新的模式了。一直发展到近两年,出现了移动电子商务,随时随地就可以把照片传递出去。在这个时候,应该会出现新的品牌,所以万事利希望在这个时期能够跟上这个节奏创造收获,能够有新的商业模式、新品牌的营销方式,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新的中国人的品牌。


丝绸在中国史一个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万事利40年来的转型升级?


万事利做丝绸文化、丝绸传播以及丝绸品牌转型升级,到现在为止无论是产品、商业模式和国际化,都在引领中国丝绸行业的转型升级。因为我们中国传统的丝绸企业,要用现代的商业模式去改造它确实是太难了,我认为它是一场革命,就是说万事利在进行着传统产业的一场革命。这个革命不是和风细雨的,而是比较血腥的。表现在产品、人才、销售渠道、思想意识等各方面的彻底革命。

产品上,过去我们是给外国人做加工的,现在是我们要外国人帮我们做加工,所以我们有万事利品牌法国制造,这开创了中国的历史,是万事利企业第一个革命。

第二个革命就是人才的革命,现在万事利的人才是全球化的,包括我们爱马仕的老总是法国人,还有台湾人、香港人等。

第三个革命史销售模式的革命。过去的商业模式是纯粹卖面料、卖服装,卖给外贸公司,现在我们要自己设计、自己销售、自己开辟渠道,有B2B、B2C ,现在还要做移动电子商务。

第四个革命是思想革命。现在移动电子商务时代是一个口碑营销时代。怎么用企业式的营销、互动式的营销来把握新的商业模式,这是我们面临的考验,也是万事利真正能够转型升级核心点所在。

这四大革命构成了万事利转型升级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我们走到今天,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产品、人才都已具备,思想这么多年也统一了,余下的只是如何在移动电子商务时代创造我们新的商业,这一点我们是需要革命的,没有新的案例、没有成熟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借鉴,那我们也要直接创造,要跨界合作,共同努力。


4年前您开始触网,过程中有没有不适应?对万事利的经营理念有没有产生一些冲突?


如果说冲突,我觉得有很多,首先我们是用做传统企业的人触网,想去学网,这个思路完全是错误的。因为过去是做传统产业的,学着做互联网,学着到淘宝开个店,其实很努力,但完全是两回事,只有浪费钱。所以说触网一定要找专业团队,不能由做传统产业的人来做移动互联,这肯定是错误的,这是我一个最深的体会。

人的思维不同,按传统思维肯定认为产品很重要,设计很重要,但是可能对传播就没有很互联网的理念。你要说注重传播,要注重到什么程度呢?传统思维的人是到不了互联网时代所要求的高度。


刚才我说奢侈品讲四个重点,第一个是历史文化,第二个是创新,第三个是质量,第四个是最重要的,就是传播。但是我觉得我们这种传统企业,对传播的认识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今年做了很多传播方式,比如说与银行合作,教你怎么围丝巾,怎么给你把这个丝巾围的很漂亮。我们就是做一个互动,现在我觉得互动性是很重要的,这是一种模式。接下来是要研究在互联网上怎么互动。比如说我们开了很多视频,每个就30秒,教你打丝巾,我们有40种打法。就是在互联网上每天一种,教你怎么打丝巾。


您对互联网转型的理念很深刻,这是您一个人琢磨出来的,还是背后有一个智囊团为万事利做战略咨询?


我曾经带领我的团队跑了十几家公司,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每两个月我都要去一趟法国。我觉得文化决定企业的深度,责任决定企业的高度,视野确定企业的宽度,你不去跑不去看是不行的。没有视野的话你是做不宽的。在公司里他们都是跟着我干,如果我的视野很窄,那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必须跑,必须往上爬,然后他们跟着我。但是我现在更希望他们能够给我更多的信息,我有一点累了,但是我还会坚持。去美国是看新的东西,去欧洲是看他们怎么做百年老店的。我们要做百年老店,把新的模式引进来,做出符合我们的东西出来。

但是我觉得我们只是在路上,还没有成功。所以我的第一个需求是一定要活下去,我们99%的丝绸企业都死掉了,我们不能死。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万事利很健康,健康的原因表现在哪里呢?我们的思想是健康的,思想的传播通道是健康的,健和康两个字的本义,康就是康庄大道,指的是这条道路。健就是发射的正能量,就是我的心脏。所以人的健康就是心脏要好,血管要通畅。企业就是我们董事长、总经理发射的正能量要健康,然后你正能量的东西要传播给每个人,要很通畅。这个方面万事利是通畅的,也是正能量的,所以万事利是健康的,所以产生的结果也是健康的。

作为一个传统的企业,丝绸企业,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协会、服装协会还有商务部的领导,他们都在谈万事利。因为万事利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一个标杆了,说实话,全国所有的丝绸企业都在研究我们,那我们研究谁?我永远不研究丝绸企业,我研究的永远是谷歌、Facebook、LV、爱马仕。

万事利这么多年来还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增长势头,包括我们下个月会迁入新址。我们过去在309号,就是2000年在那个地方创立,那个地方改制,后来就把它拆掉了。拆掉的并不是万事利的历史,拆掉的是过去的陋习,拆掉的是过去的那种思维模式,拆掉的是这些人对过去传统方式的依恋。所以我一定要把它拆掉,全部到新的大楼里去。人是新的,思想是新的,模式是新的,干部也是新的。要把这个彻底改掉,我把这个根都拔了,自我革命。创新就是一场革命,所以我说把这个地基都要挖掉,不能依恋老的东西。

今天我们能够在丝绸行业内得到大家的尊重,我认为原因是因为我们创造了中国丝绸新的使命。



The End

说文解字,字说丝绸

造字本义指织绸时,带着纬线的梭子在经线中来回穿行,不断地给出纬线的动作。经考证,篆文的“予”,上半部分像上下两个织布梭子相迎的样子,下面的梭子连着丝线,表示梭子给出丝线。《说文解字》云:予,推予也。


本文选取自《互联网转型:解码中国管理模式解码7》,根据李建华总裁杰出奖调研现场交流实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